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2月25日發布《關于確保完成“十四五”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(征求意見稿)》,計劃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專案,要求4月底前全部退出,并嚴禁新建專案。根據劍橋大學編制的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,內蒙古占全球比特幣采礦計算能力的8%。
早在2019年,國家發改委就已經將加密貨幣挖礦添加至一份擬取消的約450個行業清單中。據彭博社(Bloomberg)報導,在內蒙古自治區發布征求意見稿前,國家發改委已批評內蒙古是2019年唯一未能控制能源消耗的省份。內蒙古目前是中國第二大煤礦區和主要能源消費地區之一。
據外媒指出,內蒙古擁有大型煤礦,以廉價的能源聞名,長年來吸引了眾多電力密集型行業的投資,包括開采加密貨幣、鋁和鐵合金冶煉等。根據劍橋大學編制的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,該地區占全球比特幣采礦計算能力的8%。
內蒙古確定,對今年全區能耗雙控目標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(GDP)能耗下降3%,能耗增量控制在約500萬噸標準煤,能耗總量增速控制于約1.9 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%以上。征求意見期限將于3月3日完結。
征求意見稿表示,要加快推進高耗能行業結構調整,包括控制相關行業的產能規模,提高產業準入標準;要加快淘汰化解落后和過剩產能,引導產能過剩行業的限制類裝備有序退出,實施產能置換升級改造,主要針對鋼鐵、鐵合金、電石、焦炭、石墨電極、火電及虛擬貨幣挖礦的裝備須置換或退出。
至于違規建成投產項目將一律停止生產,對能耗已計入“十三五”基數、“十四五”不再新增能耗的違規建成投產項目,在實施懲罰性措施、補辦相關手續后方可繼續生產。
這次內蒙地區的針對性整改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源于2020年聯合國大會上,中國第一次提出碳中和承諾,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。碳中和已經成為中國最高的政治任務之一。
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指出,須引導能耗要素合理流動,包括實施綠色電價政策,以及節能量交易制度,發揮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的有效作用。另外,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比重,繼續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建設,因地制宜發展分散式太陽能發電和分散式風電,目標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一億千瓦,力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達國家下達的目標。
比特幣網絡的計算機(礦機)需要不斷進行計算,平均每幾分鐘產生一個區塊,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,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,這一過程被稱為“挖礦”。而挖礦需要高效的電腦、大量的電力維持系統運轉,據劍橋大學一項研究顯示,比特幣運作一年所需的總電量約為121.36TWh(十億千瓦時),可供荷蘭1700萬人口用電至少一年。